2018年7月23日至8月2日,美国布兰戴斯大学中文部主任冯禹教授应邀来成人视频
进行为期八天的讲学。讲学全程以英文为主,2018级全体汉硕新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冯禹教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对外汉语教师和研究者,曾任教于哈佛大学。现任美国布兰戴斯大学中文部主任、CET项目负责人。

7月23日,冯禹教授进行了题为Frustration and Embarrassment :Challenges the Advanced Learners and Their Instructors Are Facing的讲座,冯禹教授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为同学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教学视角,如在解决汉字的识别与书写的问题上,冯教授建议通过电脑“先打字后写字”。
7月24日,冯教授的讲座题目是Qualification We Need,详细阐述了汉语教师应有的素质和精神,并向同学们提出了七条建议,如“Master education psychology”, “Do research”, “Solid knowledge”,“Computer skills”等。在谈到职业生涯时提醒同学们,“使命感”是每一个汉语教师必不可少的精神
7月25日,冯禹教授向大家介绍了汉语教学中的一些难点,主题为Four Corners: Difficulties and Strategies of Teaching Advanced Chinese Courses。冯禹教授将汉语语体分为四个方面:Colloquial Chinese, Standard Chinese, Formal Chinese, Classical Chinese,分享了他对不同语体中文教学的教学和研究思考。
7月26日,冯禹教授主要阐述了Chinese Colloquialism中被忽略的重要语法,如主语省略、主语后置和重复、代词和被指代词并用、虚化它等,并对高级口语教学提出一些新的看法。他认为学界对待口语往往是笼统的态度,缺乏对中性语体和生活语体的区别研究。冯禹教授还就“如何研究生活口语、如何教授生活口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7月27日,冯禹教授为大家介绍了为准高级汉语水平的学生编写教辅材料的准则(Guidelines for Textbooks on Pre-advanced Level)。如每篇课文要包含三种元素:一个明确的中心语法、一个可讨论的话题、一份设计恰当的作业,教辅内容要涵盖多种话题并运用多种语体等。
7月31日和8月1日,冯禹教授通过介绍自己编写的教材和自身经历,阐述了教材语言和内容要紧跟时代,及时更新相关内容,横向方面关注文化差异,纵向方面关注时代差异,二者缺一不可。
8月2日,冯禹教授做了题为《汉语教学中的常见文化偏误》的讲座。该讲座覆盖主题广泛,既讲了佛道两教的哲学思想到清末明初的经济发展,又阐述了美国宗教的各个教义,还穿插了美国人的衣食住行,详细地介绍了常见文化偏误产生的原因。

通过这一系列的讲座,冯禹教授分享了自己在美国的教学经验以及学术成果,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理论知识,还传授给很多实践教学经验,让同学们对美国的汉语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立体的认识,也为同学们日后赴美从事汉语教学工作提供了更多参考。